本标准旨在规范配电箱安装过程中的电气连接操作,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安全性与规范性,保障配电箱及相关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配电箱的电气连接安装工作,涵盖住宅、商业、工业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配电箱。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50169 - 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 50303 - 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 13955 - 2017《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 配电箱:配电箱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箱体应无变形、破损,表面涂层完好,箱门开启灵活。
- 电线电缆
- 电线电缆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相应的电压等级、载流量等参数。其绝缘层应完整无损,表面无划伤、压扁等缺陷。
- 电线电缆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铜芯电线的铜材纯度应符合国家标准,铝芯电线应防止出现铝芯氧化、腐蚀等情况。
- 对于重要场所或有特殊要求的线路,应选用阻燃、耐火或低烟无卤等特性的电线电缆。
- 接线端子
- 接线端子的材质应为铜质或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其额定电流和电压应与所连接的电线电缆及电路要求相匹配。
- 接线端子的类型应根据电线电缆的连接方式选择,如螺栓连接型、压接型、焊接型等,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 接地材料
- 接地母线一般采用铜排或镀锌扁钢,其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铜排截面积不小于 16mm²,镀锌扁钢截面积不小于 40mm×4mm。
- 接地导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绝缘电线,其截面积根据配电箱的容量和接地要求确定,但不应小于 4mm²。
- 工具设备:安装过程中需使用压线钳、电烙铁、扳手、螺丝刀、绝缘电阻表、接地电阻测试仪、万用表等工具设备,且这些工具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准确、操作可靠。
- 配电箱进线连接
- 引入配电箱的电线电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多根电线电缆进入配电箱时,应设置防护套或采用电缆桥架等方式进行保护,防止电线电缆外皮磨损。
- 对于不同相序的电线电缆,应按照规定的颜色进行区分,A 相为黄色,B 相为绿色,C 相为红色,零线为淡蓝色,接地线为黄绿双色。
- 电线电缆与配电箱进线端子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采用螺栓连接时,应在电线电缆端部压接接线端子,确保接触面良好,并拧紧螺栓,螺栓拧紧力矩应符合产品要求。
- 配电箱内部接线
- 配电箱内部的导线应按照功能和回路进行合理布线,导线应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得有绞接、背扣等现象。
- 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应敷设在同一线束内,不同回路的导线应分开敷设,避免相互干扰。对于控制回路的导线,应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以便于识别和检修。
- 导线连接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等可靠方式。焊接时,焊点应饱满、光滑,无虚焊、漏焊现象;压接时,应使用专用的压线钳,确保压接深度和压接面积符合要求;螺栓连接时,应在导线端部压接接线端子,并加平垫圈和弹簧垫圈,防止螺栓松动。
- 配电箱内的导线连接点应设置在便于检查和维护的位置,且不应设置在电器元件的上方,防止因导线连接不良产生的过热、打火等情况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 配电箱出线连接
- 配电箱出线应根据负载的类型、功率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各出线回路的负载均衡。
- 出线导线与配电箱出线端子的连接方式同进线连接要求一致,连接牢固可靠,并做好相序和回路标识。标识应清晰、耐久,便于识别和维护。
- 对于连接到电动机等感性负载的出线回路,应考虑设置合适的保护装置,如热继电器、熔断器等,以防止电动机过载、短路等故障。
- 接地连接
- 配电箱的金属外壳、框架、电器的金属底座及外壳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母线应与配电箱内的接地端子排可靠连接,连接螺栓应采用镀锌螺栓,并加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 接地导线应从接地端子排分别引至各需要接地的设备,不得串联连接。接地导线与设备的连接点应牢固,接触良好,连接部位应进行防腐处理。
- 配电箱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大于 4Ω。在接地连接完成后,应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确保接地电阻值在规定范围内。
- 外观检查
- 检查配电箱内的电气连接部位,导线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绝缘层无破损、老化等现象。
- 检查接线端子与导线的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松动、虚接等情况。螺栓连接的部位,螺栓应拧紧,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应齐全。
- 检查接地连接是否可靠,接地导线的规格、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接地连接点是否牢固,有无锈蚀等现象。
- 绝缘电阻测试
- 在配电箱安装完成且电气连接检查合格后,应使用绝缘电阻表对配电箱内的各回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电压应根据配电箱的电压等级选择,一般为 500V 或 1000V。
- 测试内容包括相间绝缘电阻、相对地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 0.5MΩ。对于潮湿环境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绝缘电阻值要求应更高。
- 记录测试结果,如发现绝缘电阻值不符合要求,应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直至绝缘电阻测试合格。
- 接地电阻测试
-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对配电箱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测试点应选择在接地端子排或接地引下线处。
- 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大于 4Ω。如接地电阻值超出规定范围,应检查接地系统的连接是否可靠,接地极的埋设深度、间距等是否符合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如增加接地极、改善接地极周围土壤的导电性能等。
- 通电测试
- 在绝缘电阻测试和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通电测试。通电前,应再次检查配电箱内的电气连接是否正确,各电器元件的动作是否灵活,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是否符合要求。
- 先进行空载通电试验,观察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声响、发热等现象。空载通电试验时间一般不少于 2h。
- 空载通电试验合格后,逐步加载负载,检查各回路的电压、电流是否正常,保护装置是否能在规定的动作电流和时间内可靠动作。在加载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配电箱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通电,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 安装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电工资格证书,熟悉电气安装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
- 在安装过程中,应断开电源,并悬挂 “有人工作,禁止合闸” 等警示标识,防止误送电造成触电事故。
-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确保工具的绝缘性能良好,接地可靠,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护目镜等。
- 在配电箱内进行电气连接操作时,应防止金属工具或杂物掉入电器元件内,造成短路或其他故障。
- 安装完成后,应清理配电箱内的杂物,确保配电箱内整洁干净。同时,对配电箱进行编号和标识,注明用途、回路等信息,便于日后的维护和管理。